因此,海員要有安全意識,事無巨細,君不要大意,且按安全規(guī)范進行作業(yè),才能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讓家人安心。
個人防護是船員的基礎安全,首先我們來看看什么是“個人防護設備”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
船東有義務向每一艘船提供必要的設備、工具、手冊和其他信息,以確保所有操作的實施方式在必要的范圍內(nèi)對海員職業(yè)安全與健康的任何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并向其海員提供充足的個人保護設備及其他安全防護設備,并且應當要求海員適當使用并遵守事故預防和職業(yè)安全與健康保護措施。
常見的船上人的不安全行為Unsafe Acts from Human Being:
1、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
2、造成安全裝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設備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體存放不當
6、冒險進入危險場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
8、在起吊物下作業(yè)、停留
9、機器運轉(zhuǎn)時加油、修理、檢查、調(diào)整、焊接、清掃等
10、有分散注意力行為
11、在必須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的作業(yè)或場所中忽視其使用
12、不安全裝束 PPE
13、對易燃易爆等危險品處理錯誤
請船員朋友對表自查,個人安全大意不得?。?!
工作在船上,生活在船上,船上的環(huán)境無時無刻不對海員產(chǎn)生著影響。
1) 噪聲可定義為會導致聽覺損傷或會有害于健康或在其他方面具有危險性的一切聲響。
2) 在有過量噪聲的區(qū)域中工作會導致事故、傷害和疾病,并會對健康產(chǎn)生以下短期和長期的不利影響。
3) 過量噪聲還會干擾船上的交流,這會增加發(fā)生事故的風險。
4) IMO《船上噪聲等級規(guī)則》為噪聲的防護提供了國際標準。其認可了對船上機器處所、控制室、車間、起居艙室和其他處所設立強制性噪聲等級界限的必要性。
5) 對于船員來說,個體防護是最后一道防線 :使用耳塞或者耳罩。需要配備個人防護用具的區(qū)域要明確表明標明,并清楚對用具的使用及使用原因。
1) 振動是通過固體材料傳播的振蕩運動。
2) 振動會因船舶的運動或靠近振動的機器而影響整個身體,或者在使用振動的工具時會集中于手和手臂。振動會直接或間接地通過反射性肌肉活動對身體結(jié)構(gòu)產(chǎn)生影響,從而會誘發(fā)以下不良健康影響。
3) 為有效開展工作,應選擇合適振動最低的工具。無論什么情況下限制應使用高振動工具;設備磨損老化時應及時予以更換;應制定適當?shù)脑O備維護程序,避免使用鈍的東西,受損設備或消耗性物件的過程中產(chǎn)生額外的振動;海員在使用可導致振動的設備時應經(jīng)過適當?shù)呐嘤?,并向其提供正確使用的說明;應合理計劃和分配任務,防止海員長時間,連續(xù)周期性的曝露于振動中;在必要時宜使用有保護性的服裝。
1) 人工照明過量或不足或者燈光位置不正確會導致工作條件不適當,這可能使海員受到傷害或使財物受到損害。
2) 與燈光不適當相關聯(lián)的不良健康影響包括眼睛不適、頭疼、脖頸扭傷及暫時性視力模糊或出現(xiàn)后像(例如炫光引起的黑點),該影響會反過來導致發(fā)生人員受傷及財物受損的事件。
3) 良好的照明系統(tǒng)應該考慮以下幾點
●照明亮度
●避免眩光
●色彩及色差
●照明設備的維護
4) 應當避免照明亮度過亮、過暗以及亮度突然變化而造成視力的短暫削弱。光強的快速變化所導致的視力削弱造成了工作場所的不安全因素;當某個區(qū)域內(nèi)的光比整個區(qū)域的光強時就產(chǎn)生了眩光。眩光能引起視覺上的不舒適,并且會削弱可視程度,應盡量避免;應定期維護照明設備。
1) 太陽是影響海員紫外線的主要來源。有害接觸紫外線的風險等級取決于光線的強度、接觸時間、防護服的使用及海員的敏感度。
2) 此類接觸的不良健康影響可包括18歲以下海員中的早衰癥狀、日光性角化病和癌癥,比如惡性腫瘤或黑素瘤。因此海員應當意識到有害接觸自然光和紫外線對健康的可能不良影響。使用充足適當?shù)钠つw防護措施;在規(guī)劃工作安排并實施盡量降低接觸職業(yè)危害的措施時應考慮對紫外線的適當防護包括對個人防護設備的妥善使用;對紫外線輻射宜用屏蔽及隔離的辦法加以隔絕,使用發(fā)射紫外線輻射設備的人可以用護目鏡及防止燒傷的防護服來保護自己。
1) 當海員用諸如雷達系統(tǒng)或焊接設備等各種形式的設備工作時,可能會接觸到非電離輻射。接觸的等級隨該類設備所產(chǎn)生磁場的強度以及與工作站的接近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2)短期接觸高強度的非電離輻射導致組織發(fā)熱,特別是對眼的晶體造成損害。其他的可能健康影響可包括頭疼、頭暈和睡眠障礙,這會導致事故的發(fā)生。
3) 對紅外線的防護可采用防護服及手套保護使用者的皮膚。如事先識別此類風險,則應及時限制其影響。
4) 對雷達、無線電設備等的輻射,可以采用封閉的方法來保護使用者免受傷害。金屬工具、易燃易爆材料不允許放在此類設備形成的電磁場區(qū)域內(nèi)。同時還應對設備的定期維護和保養(yǎng)。
1) 極端溫度是指
●極端高溫:可能導致個人正常深度核心體溫37°C(98.6°F)增加1°C的作業(yè)場所條件
●極端低溫:可能導致冷應力疾病的最嚴重影響(個人深度核心體溫可能低于36°C(97.8°F))的作業(yè)場所條件
2) 當人體長時間曝露于高的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但自身不能通過調(diào)節(jié)其溫度來降溫時就會出現(xiàn)體溫過高。這種情況在船上的輪機處所中也會出現(xiàn);患有與脫水有關的次生疾病的海員更容易發(fā)生體溫過高。體溫過高的不利健康影響包括大量出汗、頭痛、頭暈、昏厥、昏睡、惡心、主要肌肉抽搐、呼吸和脈搏急促以及體溫過高。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死亡。
4) 當人體的體內(nèi)溫度低于35℃時在該點上正常的身體功能受到削弱,此時出現(xiàn)體溫過低。當深部體溫低于30℃時可能導致死亡。海員可能由于浸泡在海中而接觸到冷水或工作在寒冷的航線上而接觸寒冷的空氣。
5) 體溫過低的不利健康影響可包括喪失肌肉控制而導致肌肉不協(xié)調(diào),錯亂和昏頭昏腦,難于遵循簡單指令,意識不清并最終死亡。
6) 如果無法降低表面溫度,應考慮采取下列措施
●在表面和工作場所之間使用輻射狀的隔板(低電導性和高發(fā)射率),并使其保持清潔的狀態(tài)
●在可行的情況下用水冷卻熱的表面
●使用便攜式反射保護罩
●安排遠程控制操作
7) 如果不能消除在寒冷環(huán)境中的工作需要,應保證提供
●足夠的良好設計和裝配完整的防護服裝
上一篇:關于船舶抗擊新冠疫情的幾點建議